農貿市場改造中不同的類型攤位的改造標準

?2020-11-16 16:24
 
農貿市場作為老百姓日常生活中非常依賴的重要民生場所,其本身是有大大小小眾多不同種類的業態攤位組成的。而面對市場中存在的眾多業態攤位,應該如何進行規劃與建設?
 
本篇內容為農貿市場改造專家杭州佰映帶來的分享,供大家參考。
 
不同攤位的改造標準
 
攤位設置應整齊劃一,臺面、柜臺外立面及外沿擋水凸邊應光滑平整;攤位高度宜為70-80cm,擋水凸邊應不低于5cm,臺面尺寸宜為長100-200cm,寬80-100cm。各攤位應統一設置攤位號牌、價格牌及相關證照的懸掛裝置,高度宜為1.8-2m。價格牌、攤位號牌等標識牌應統一制作。

1.蔬果攤位。宜采用斜面或階梯擺放式設計。

2.畜禽肉攤位。面積應不低于1.4㎡,應統一配置操作臺、砧板、掛架等專用器具。有條件的宜設置專間,配置空調、冷藏柜。

3.水產品攤位。地面應有一定的排水坡度,有條件的宜鋪設防滑地磚。應統一配置操作臺、砧板、蓄養池或不銹鋼盤、冷藏柜或冰臺等專用器具。活水魚銷售可在魚池、魚缸前設擋水板,擋水板高于魚池、魚缸20cm。

4.熟食、散裝醬菜、糕點類攤位。應配備全封閉式防塵、防蠅罩,有條件的宜設置營業專間,配備帶滑門的玻璃或有機玻璃柜、加熱或冷藏設備、洗手池。

從事熟食、糕點、饅頭等現場加工的應設置加工間,配備相關設施設備,有條件的宜將加工間與營業專間分開。

有條件的攤位可以安裝空調,設置緩沖間供營業員洗手、更衣和消毒。

5.活禽宰殺攤位。市場活禽經營區應封閉或半封閉,且每一活禽攤位的存放、宰殺、銷售三區域應適當分離。存放活禽應使用籠子,籠底設置接載糞便的設施;應設有隔離的集中宰殺場所,配備照明、通風、加熱及給排水等設施設備。